找到相关内容97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踏上心灵幽径: 穿越困境的灵性生活指引

    陈荣捷博士启发而学佛。一九六七年毕业后,立刻前往东南亚修习,曾在泰国、缅甸和印度接受佛教僧侣的训练:在阿姜(Achaan Chah)主持的巴蓬寺出家,也曾在马哈希法师(Mahasi Sayadaw)...康菲尔德(Jack Kornfield)早在一九六七年就去泰国巴蓬寺跟阿姜(Ajahn Chah)学了五年内观禅,并对自己的定境和内观能力感到某种程度的满意,觉得自己已经能到达进阶的烦恼止息地步。但是,...

    杰克.康菲尔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3673396.html
  • 头陀僧如何对治恐惧—老虎与野象的威胁

    阶段的训练里,比丘会与沙弥一起云游,并修习禅师所教导的禅法。生活在森林里,僧侣们长养了敏锐的感官能力,并且能善用他们的眼、耳、鼻根。从阿姜范(Fan)与阿姜(Cha)的经验中,我们可以得知僧侣在听见、...会故意让自己深入险境。阿姜与一位同修僧侣、两位年轻男孩在森林茂密的山中云游时,想起一句谚语:“切莫睡在森林小径上”,他反复思索这句话,还是决定尝试看看。当天晚上,他就将伞帐搭在森林小径上,另一位僧侣...

    卡玛拉·提雅瓦妮琦 著  法园编译群 译

    |烦恼|对治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809265942.html
  • 消失的修行森林—森林回忆录(二)

    家喻户晓的人物,他们的名气与受到信众的支持或许来得太早,腐蚀了他们的自律而导致挫败。 (3) 阿姜封萨克?帖达摩(Phra Phongsak Techathammo)在一九九○年曼谷邮报(...Fan)与阿姜(Cha)的经验中,我们可以得知僧侣在听见、看见或遇见老虎时,会如何处理他们的恐惧,也能了解他们如何在每种状况中练习正念与专注。  阿姜范在第四年云游时,让一位沙弥随行。有天,正当他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0842066.html
  • 森林里的一棵树

      序言  阿姜查提醒我们佛陀只能指出修行的道路,却不能替我们修行,因为真理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与奉送的。阿姜教导:“所有的教导只不过是譬喻,用来帮助心灵看到真理,如果在心里建立起佛陀,那么我们...修行并无特殊之处,套一句他说的话,他像森林里的一棵树。“树只是树。”他曾这么说;而阿姜就只是阿姜。然而从这“并无特殊之处”中却产生了对他自己以及世界的深刻了解。  阿姜查经常说:“在任何时刻,佛法...

    阿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71042696.html
  • 泰国森林参学记

    林间的茅房,更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予欲闭关的僧众。闻名于世之佛使比丘之森林道场及阿姜之国际丛林道场,都开放于世界各地有兴趣禅修者参与。有些重质的森林道场却很严格,只让二十位比丘在几百英亩大的森林道场...

    法善法师

    |烦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806285941.html
  • 佛陀的安那般那观

    莫大的受用。从而断除了世间的渴爱与烦恼,进入了安静、祥和的精神世界。同样的,现在的佛弟子也依此观修,也能达到无二的效果。如泰国,缅甸等地的高僧长老,阿姜、阿姜曼尊者、佛使比丘等。中国的虚云老和尚、...

    释沛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0253692.html
  • “生命树”的物性、神性与自性

    胎教,如同树的萌芽   泰国高僧阿姜在体悟生命多重质素的过程里,告诉人们可以从树的生长学习真理。他说:一棵树的诞生是有原因的,它顺着自然的原则成长、含苞、开花、然后结果。在那个当下,树正对着我们演说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 注[1]: 阿姜着,法园编译群译,《森林里的...

    刘易斋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4288960.html
  • 止的修习

    身心安定,自然能调伏烦恼,产生防非止恶的功效—即定共戒。有了定的基础之后,便可在安稳的心境中观察诸法的事理,生起智慧。如阿姜说:“心借由专注一个禅修主题上而达到平静,这就是奢摩他(止)。”“你必须...   守息者,如泰国阿姜在《静止的流水·谈坐禅》中说:“我们以呼吸做我们禅修的对象(所缘境)------知晓出入息,以及完全专注於鼻端和气息出入的上唇时,我们就不要去追随呼吸了,只要在我们面前的...

    如吉法师

    |止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14740821.html
  • 止的修习

    自然能调伏烦恼,产生防非止恶的功效—即定共戒。有了定的基础之后,便可在安稳的心境中观察诸法的事理,生起智慧。如阿姜说:“心借由专注一个禅修主题上而达到平静,这就是奢摩他(止)。”“你必须建立些许多的...,当置数息,便随於息,任运出入。若心欲静,便舍随,凝心止住。心若暗忽,即便静照色息(观)。心若浮动,即便舍观,归数及随、止也,是故名还。心不驰荡,凝神寂虑,故名为净。  守息者,如泰国阿姜在《静止的...

    如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0339502.html
  • 消失的修行森林—森林回忆录(一)

    1994)、阿姜李·谭马塔洛(Li Thammartharo, 1907-1961)、阿姜拉·肯巴塔托(La Khempatato, 1911-1996)、阿姜·波提央(Cha Phothiyan, ...山丘隐居所(Jau Kau Hill Hermitage,即普召卡山寺(Wat Phu Jau Kau))。两年后,四十岁的阿姜,在乌汶省他出生村落旁的巴蓬(Phong Pond)森林里,创立了森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0742065.html